登录/注册后您将获得:
政策推送
个性化推送政策信息
政策查询
海量官方政策原文信息
企业查询
快速查询企业
数据导出
支持政策信息数据导出
400-086-8855
当前位置:首页 > 政策资讯 > 关于印发《海淀区建设商业航天创新高地行动计划(2024-2028年)》的通知

关于印发《海淀区建设商业航天创新高地行动计划(2024-2028年)》的通知

发布时间:2024年05月08日 11:28:56 发布部门:中关村科学城管理委员会 收藏

  各有关单位:

  现将《海淀区建设商业航天创新高地行动计划(2024-2028年)》印发给你们,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。

  特此通知。

  中关村科学城管理委员会

  2024年5月6日

  海淀区建设商业航天创新高地行动计划

  (2024-2028年)

  为深入贯彻科技强国、航天强国、数字中国战略,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商业航天创新发展的工作部署,抢抓商业航天发展战略机遇,构建海淀区商业航天产业体系,建设商业航天创新高地,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,特制定本行动计划。

  一、总体要求

  (一)指导思想

  以总书记 思想为指导,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总书记 历次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,依托海淀区航天创新资源密集的优势,坚持高位统筹、系统谋划、前瞻布局,以推进高质量发展为主线,聚焦卫星制造、卫星配套、卫星组网、卫星运营、通导遥应用等核心环节,全力实施四大行动,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商业航天创新高地,为海淀区打造首都新质生产力示范区、北京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提供重要支撑。

  (二)基本原则

  规划引领,突出优势。依托人才、科技、数据、场景等特色优势,坚持统筹规划,系统推进,瞄准产业发展高价值环节和重点领域,解决低成本、批量化卫星研制等难题,以高标准规划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,抢占商业航天产业发展先机。

  市场主导,政府引导。遵循产业和市场规律,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,加强政府引导,做好产业服务支撑,持续深化先行先试,完善支持政策,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。

  央企带动,协同发展。充分发挥央企引领和带动作用,推动央企民企协同联动,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,深化资源共享,形成产业集聚效应,推动商业航天产业链优化升级,实现高质量发展。

  应用牵引,开放合作。积极拓展应用场景,以应用促进技术和产品迭代升级。深度挖掘商业航天数据价值,推动商业航天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。加强京津冀产业协同,广泛开展国内外交流合作,提升商业航天国际影响力。

  (三)总体目标

  到2028年,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商业航天创新高地,成为航天强国建设的重要战略力量。在卫星星座设计、先进有效载荷、关键部组件等环节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,涌现一批原始创新成果,部署一批具有商业价值的高质量星座。实现“双百双千”目标,建成100万平方米产业空间,培育100家专精特新企业,在轨运行卫星数量超1000颗,商业航天产业规模超1000亿元,“星谷”产业品牌影响力显著提升。

  二、重点任务

  (一)战略力量牵引行动

  1.推动央企央院发挥主力军作用。全力加强服务保障,支持央企央院开展空间更新,为其服务国家战略创造良好条件。鼓励央企央院在科研创新体系构建、高能级创新平台搭建、产业链供应链建设、人才储备、核心资源调度等方面持续释放潜力,加大在商业航天领域的战略布局。

  2.促进央企民企协同联动。充分发挥航天央企对商业航天产业的战略牵引能力,积极推动央企在商业航天领域强链、补链、固链、延链方面发挥重要作用,推动区内民营企业融入央企供应链体系,促进产业链高效对接,形成商业航天上下游企业融通发展的创新生态格局。

  3.促进创新成果落地转化。完善央企央院与海淀区创新成果转化合作机制,深入挖掘央企央院科技成果资源,对接产业需求,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。发挥央企央院主导作用,聚焦卫星研制、卫星应用等领域,完善产学研用相结合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,推动科技成果开展验证、熟化,快速实现转化和产业化。

  (二)产业链条提质行动

  4.提升整星研制能力。支持整星企业建设低成本脉动式卫星生产线,开展整星深度一体化设计、智能化AIT(总装集成测试)等整星集成技术研究,优化模块化、开放式卫星AIT体系构架,提升卫星智能化、标准化、批量化生产水平,加快形成国际领先的整星研制能力。

  5.打造全型谱配套产品体系。开展高通量通信、高精度导航、高分辨率遥感等有效载荷和毫米波集成天线、发射接收系统、通信芯片等关键技术攻关。巩固卫星综合电子、终端设备等配套产业优势,提升推进器、姿轨控等部组件产品竞争力,补全卫星能源系统零部件短板,打造高可靠、低成本的全型谱配套产品体系。

  6.构建大规模商业星座体系。支持商业航天企业加快大型星座建设,鼓励差异化发展,形成泛在互联、精准时空、全维感知的商业星座体系。充分发挥海淀区人工智能和商业航天的综合优势,开展高算力密度卫星关键技术攻关,推动算力星座建设。

  7.做强卫星测运控服务。开展面向大型星座的测运控系统研究,支撑卫星测运控平台、微波/激光数据接收站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,形成覆盖全球的服务网络和多频段、不同轨道各类卫星系统的测运控服务能力,有效满足大型星座运营需求。

  (三)应用场景加速行动

  8.挖掘卫星数据价值。构筑天地一体化的时空信息底座,以人工智能加速驱动卫星数据应用,支持开发垂直领域大模型,建立卫星数据商业化共享机制和运营模式,鼓励搭建多源卫星大数据平台,实现数据资产化,促进数据交易。

  9.推动卫星赋能城市治理。以城市大脑为牵引,融合人工智能、大数据、5G/6G、物联网等技术,率先实现在建筑安全、生态环保、交通物流、自然灾害等城市治理领域的应用,提升城市治理综合服务能力。

  10.促进重点行业规模应用。加强卫星与低空经济、金融保险、智能网联汽车等重点行业深度融合,拓展在可穿戴设备、健康养老等消费领域的应用。支持重点企业打造一批行业示范应用案例,推进数实融合,推动行业创新发展与转型升级。

  (四)科技创新引领行动

  11.加快通导遥前沿技术创新。重点围绕天基人工智能、卫星即时遥感、手机直连卫星、新一代PNT(定位、导航和授时)体系等关键技术,开展空间环境下太空算力架构、遥感大模型推理应用、星地通信架构、天基/地基导航增强体系研究,推动太空算力规模化部署,建立即时遥感服务能力,推动手机直连卫星应用,提供高精度、全天时、全天候的定位和导航服务。

  12.探索太空未来技术。支持驻区企业、高校、科研院所积极参与载人空间站、探月工程、火星探测等国家重大工程配套任务,开展深空探索、在轨服务与维护、太空环境监测、往返式航天器等前沿技术攻关。积极探索太空旅游、太空制造、太空科学实验、太空资源开发利用等产品服务形态。

  (五)创新生态优化行动

  13.打造“星谷”产业空间品牌。积极拓展商业航天产业发展空间,打造“一城一镇多园”空间布局,提升“星谷”品牌影响力。依托中国航天城地理区位优势,新建集研发制造一体的“卫星小镇”,发展多个特色产业园区。围绕园区运营,支持产业服务机构、协会、联盟开展产业资源对接服务,推动产业链、创新链、人才链、资金链深度融合。

  14.构建卫星公共技术平台。聚焦全产业链共性需求,鼓励驻区单位开放基础设施设备,提供空间环境试验、电磁兼容测试、卫星通信宽频试验测试等专业服务,支持搭建快速响应抗辐射试验、卫星3D打印等平台。围绕面临的共性问题,鼓励行业主体联合建设产业创新机构,开展航天领域的交叉应用基础研究。

  15.加强创新人才引进和培育。牢固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,持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,通过“海英人才”等人才计划,吸引国内外商业航天产业领军人才、关键环节紧缺人才及创新创业团队落地。推动商业航天产教融合,推进各层次科学研究人才和工程技术人才有机联动。

  16.强化多元科技金融服务。围绕商业航天企业不同生命周期阶段,积极拓展融资渠道,创新金融服务模式,充分发挥产业投资基金作用,鼓励金融机构开发专属信贷产品,大力发展卫星融资租赁、科技担保等特色金融产品,打造良性资本生态。

  17.争取商业航天政策试点落地。推动有条件的企业申请卫星通信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许可,开展卫星互联网典型试点应用,推动遥感卫星分辨率限制突破。加强与国家、市级有关部门对接,协助企业提高频轨资源申请、项目核准、卫星出口许可等办理效率。

  三、保障措施

  (一)加强协同联动

  完善海淀区商业航天产业推进工作机制,积极争取国家、市级相关部门支持,统筹各方资源,解决商业航天产业重点难点问题,推动重大项目落地见效。

  (二)强化政策保障

  加强市区政策联动,针对卫星研制、关键核心零部件及系统、卫星组网及运营等重点环节,给予有针对性的政策支持,引导更多创新资源向商业航天领域集聚。

  (三)深化区域合作

  落实全市“南箭北星”产业布局,深化与经开区、丰台等区域的产业协同,推动全市星箭产业链深度融合,发挥全国辐射带动作用,实现互促共赢。

  (四)加大宣传力度

  营造宣传氛围,依托国家、市级、区级重点媒体平台,举办专业赛事论坛,及时发布创新成果,提升海淀区在商业航天领域的影响力。

(责任编辑:chaifeier)

原文链接:

THE END

免责声明:

本站(华夏泰科)部分信息来源于有关部门官方公示信息,本站进行整理发布,如果信息涉及侵权,请提供权属证明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。